交接一天完成! 蘇納克辭職,英國迎來新首相斯塔默

7 月 8, 2024

英國保守黨在議會下院選舉中遭遇“近200年來最慘重的失敗”後,英國首相蘇納克5日宣佈辭去首相職務,同時辭去保守黨黨首職務。 “我為這份工作付出了一切,但你們已經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即英國政府必須改變,而你們的判斷是唯一重要的。我聽到了你們的憤怒和失望。我要為這次失敗負責。”蘇納克5日在唐寧街10號以首相身份發表最後一次演說。 美國《紐約時報》稱,一旦選舉結果明了,英國政府的權力交接就會“以無情的速度”開始。 同日,在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勝的英國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在白金漢宮覲見國王查理斯三世,正式接任英國首相,並在唐寧街10號以首相身份發表第一次演說。 路透社稱,表情嚴肅的斯塔默承諾用行動而非語言修復英國,他稱“變革的工作立即開始”,他將“結束喧鬧表演的時代”,建立“不受教條束縛的政府”,“一磚一瓦地”重建國家基礎設施。

Keir Starmer, UK prime minster, delivers the first speech of his premiership, following the general election, outside 10 Downing Street in London, UK, on Friday, July 5, 2024. Keir Starmer’s Labour Party won the UK general election and is on course for a huge parliamentary majority with votes still being counted, a result that upends British politics after Rishi Sunak’s Conservatives imploded. Photographer: Chris J. Ratcliffe/Bloomberg

交接一天完成

英國議會下院共650個席位,獲得超半數席位——即326席的政黨將成為執政黨。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計票結果顯示,工黨在本次選舉中贏得412席,比2019年新增211席; 保守黨贏得121席,比2019年减少250席。

當地時間淩晨約5時,蘇納克在英格蘭北部的選區宣佈了選舉結果,他在那裡保住了自己的席位。 “工黨贏得了這次大選,我已致電基爾·斯塔默爵士祝賀他的勝利,”蘇納克說,“英國人民今晚作出了發人深省的判决。我們有很多需要學習和反思的地方,我也為許多優秀勤奮的保守黨候選人落選承擔責任……我為此向大家道歉。”“我們將以和平有序的管道移交政權,所有各方都心懷善意。”

《紐約時報》稱,英國《內閣手册》規定了政權交接的過程:“現任首相和政府將立即辭職,君主將邀請贏得選舉的政黨領導人組建政府。”5日一早,蘇納克乘飛機返回倫敦,在唐寧街10號發錶最後一次演說,之後乘車前往白金漢宮,覲見英國國王查理斯三世,遞交辭呈。

新任首相斯塔默緊隨其後,覲見國王接受任命。 《紐約時報》稱,按照標準做法,新首相立即搬入唐寧街10號,並在抵達時受到公務員們的歡迎。 隨後,斯塔默將任命內閣成員,這通常沒有太多懸念,因為英國反對黨一直有維持政府職位候選人的“影子內閣”。 當地時間5日晚,斯塔默宣佈內閣成員名單,包括外交大臣、財政大臣、內政大臣等。

新政府將專注經濟發展

從2010年起,英國保守黨已連續執政14年,歷任5比特首相:主導了英國“脫歐”公投的卡梅倫、“鐵娘子”特雷莎·梅、不按常理出牌的鮑裏斯·約翰遜、上任僅44天便黯然下臺的伊麗莎白·特拉斯,以及英國歷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蘇納克。 5日,英國媒體用各種詞彙形容保守黨在本次選舉中的慘敗,包括“災難性的屠殺”“選舉末日”“近200年來最慘重的失敗”。

一些關鍵人物的落選更凸顯了保守黨的失敗。 《衛報》稱,8名現任保守黨內閣大臣在議會選舉中失去了席位,這是該黨成立以來最糟糕的選舉結果,包括教育大臣、國防大臣等。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也丟掉了自己的席位。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丟掉議席對這名“短命首相”來說是“一次史詩般的失敗”,是“前所未有的羞辱”。

《紐約時報》稱,保守黨和工黨令人眼花繚亂的政治命運逆轉表明,自2016年退出歐盟以來,英國一直處於動盪之中,成為一個資源枯竭、精疲力竭、迫切需要改變的國家。 工黨的覈心賣點是,它可以大力推動經濟發展。

“工黨贏了,現在必須抓住機會。”英國《經濟學人》5日以此為題的社論稱,政治大換血對英國來說是個好結果。 工黨宣稱的首要任務是正確的:解决英國生產力停滯不前的問題。

BBC稱,儘管斯塔默在競選黨首時有著種種發言,但他實際已將工黨引向中間立場,使其更容易當選。 他以英國公共財政狀況不佳為由,放弃了許多成本高昂的政策,包括將能源和自來水公司國有化的提議、取消大學生學費的承諾。

此次英國大選的其他關注點有:曾7次競選失敗的英國右翼民粹主義改革黨領袖法拉奇,這次成功當選議員。 他在宣佈勝選後說:“英國政壇的中右翼力量存在巨大缺口,我的工作就是填補這個缺口。”《經濟學人》提到,蘇格蘭民族黨在此次選舉中遭遇慘敗,這標誌著一個“可喜的轉變”,即從追求獨立的意識形態轉向更為務實的政府。

“將重新與歐盟和中國接觸”

多國領導人祝賀斯塔默就任英國首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5日在被問及斯塔默此前的涉華發言時表示,我們注意到英國選舉結果。 對於發展中英關係,中國的立場是一貫的,也是明確的。 中國和英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發展穩定互惠的中英關係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於雙方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我們希望同英方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基礎上,推動中英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前進。

“英國新一届工黨政府將重新與歐盟和中國接觸。”《日經亞洲評論》5日稱,工黨的主要關注點將是解决生活成本危機和英國失靈的社會服務體系,但在全球地緣政治氛圍迅速惡化的情况下,它也將很快在外交政策上受到考驗。 新任首相斯塔默外交政策議程上的首要任務可能是“重置”英國與其最親密的鄰居歐盟的關係。 新政府外交大臣拉米近日表示,他希望與中國官員進行更多接觸,在美國和歐洲夥伴積極與中國接觸時,他對保守黨領導下的英國政府“沒有對中國進行任何有意義的部長級訪問”感到驚訝。

不過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網站5日發文稱,除了歐盟和移民問題,工黨和保守黨外交政策的大部分內容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工黨已提議對英國與中國的關係進行“審查”,但最大的問題是,英國的對華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避開美國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