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多項傳統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 月 17, 2020

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官網上宣布,將芬蘭三溫暖、中國太極拳、大韓民國燃燈會、非洲古斯米等四項傳統文化活動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芬蘭的代表性文化活動之一,三溫暖歷史悠久,是芬蘭人獨特的文化體驗。人們在高溫下蒸騰後,會跳進冰水里進行冷水浴,使身體產生一種特殊的愉悅感,被稱為“三溫暖效應”。三溫暖的傳統技藝和文化體驗已經傳承了數百年,這次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這一傳統文化更受到全球關注。

太極拳作為一種拳術、養生和文化形式,自古以來就在中國廣泛流傳。太極拳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對於維護人體健康和精神修養具有重要意義。此次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對太極拳在中國傳承和文化價值方面的肯定。

大韓民國燃燈會是一項有著1200年曆史的傳統節日,主要在韓國的農村地區慶祝。這個節日以燈籠為主要裝飾,用燃燈來祈求來年的平安和豐收。燃燈會不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而且在祈福文化、信仰文化等方面也有著獨特的表現形式。

非洲古斯米則是非洲東部和中部地區傳統的歌舞表演形式,其演出形式包括舞蹈、歌唱、音樂等,展現了非洲多樣化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形式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助於推廣和傳承非洲地區的文化。

這四項文化傳統的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旨在保護和傳承這些文化的獨特性和價值,同時也是對這些文化傳統的認可和讚揚。同時,這也提醒人們,文化傳統是人類社會的重要財富,應該得到重視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