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來,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再次掀起軒然大波。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2019年4月第二次探測到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這一結果於2020年1月6日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公佈,並將在學術雜誌上發表。
LIGO擁有兩個探測器,分別建在相距3000公里的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頓市和華盛頓州小城漢福德市。 2019年4月25日,利文斯頓市的探測器發現一個類似雙中子星碰撞後產生的“漣漪”信號,漢福德市的探測器暫時關閉。但後續研究表明,這個信號確實是由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
通過分析數據,研究人員發現,這次事件產生一個質量巨大的新天體,總質量約是太陽的3.4倍,而在銀河系中目前已知的雙中子星系統總質量都不超過太陽的2.9倍。
探測團隊成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安娜瑪麗亞·埃弗勒說,這是首次公佈單個探測器探測到的引力波事件。歐洲“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雖然沒有能探測到信號,但它不能探測到信號這個事實就有助於追溯信號來源。
引力波是由黑洞、中子星等碰撞產生的一種“時空漣漪”,宛如石頭丟進水里產生的波紋。探測引力波對人類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百年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2015年人類才首次探測到引力波。 LIGO和歐洲“處女座”經過升級後,於2019年4月1日恢復開機,啟動第三輪引力波探測。這次探測的結果,將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中的神秘事件。